新闻分类

绵师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绵师人物 -> 正文

【榜样教师】赵坤阳:扎根在思政教育这片热土上

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辑:宣传部  阅读次数:发布日期:2023年04月24日【打印】

怀揣一颗丹心,热爱三尺讲台,潜心教育事业,赵坤阳已走过了十七个春秋。

在教育这片热土上他勇毅笃行,躬耕不辍。他始终牢记思政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以“八个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不断探索思政课改革创新。这十七年里,他迎来了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攻破了一个又一个教育难关。

如今,赵坤阳仍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探索前行,孜孜以求。他说,他愿做学生前行道路上的“点灯人”,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很乐意被需要

2020年9月10日,随着铃声响起,新生钟杰开启了他大一的第一堂思政课——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讲台上的赵坤阳微笑着向同学们做着自我介绍。

人,一生中会和许多人相遇。有些人只是为了擦肩而过,有些人是等着一见如故。钟杰第一次见赵坤阳,就被他深深地“吸引”住了。站在他面前的这个老师,说话幽默风趣,性格爽朗大方。在课堂上,赵坤阳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拓展,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他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还会鼓励大家发散思维,大胆参加各种创新创业项目。“我不仅希望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名次,更希望他们能专注于自身能力的提高,在大学能够有所收获,不留遗憾。”赵坤阳希望能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点灯人”,更做学生人生路上的“同行人”。

当他提出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和进行论文写作时,同学们在底下窃窃私语,有的表示自己从来没尝试过,有的则害怕竹篮打水一场空。了解到学生的担忧后,他鼓励同学说:“这没什么好怕的,不会就不会嘛,在大学要勇于尝试,青春只有一次,对不对?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一听这话,底下瞬时沸腾一片,众人跃跃欲试。钟杰第一次想尝试写论文的心坚定了下来。在赵坤阳的指引下,钟杰在他大二开始时,尝试了第一篇论文写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2班蒋方湖从大一开始就跟在赵坤阳身边尝试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项目。“赵老师不断要求我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他对我们说最好的永远是下一篇。”反复修改、行不通就换个思路、精确到点……这是刻在每一个学生脑门上的词。“我们跟着赵老师抠破脑瓜,反复阅读文献资料,头发都掉完了。”他打趣道。任职以来,赵坤阳带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参加项目,在他的指导下,蒋方湖的多项校级课题如《智+小爱POP——老年人智能服务手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背景下古镇文化的发展研究——以李庄古镇为例》等均被立项。在这期间期间,赵坤阳也率先垂范,先行先做。他主持校级教研教改项目7项、市厅级项目7项、主笔绵阳市决咨委项目1项。

在赵坤阳的QQ、微信聊天框中,学生发来求助的消息数不胜数,有写论文的、有参加比赛的,还有个人问题的……而赵坤阳也都来者不拒,一一耐心回复。

“我很乐意被需要,这体现了我的价值。”赵坤阳说。

逼自己一把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

一时间,面对疫情期间网课教学怎么开,如何开,这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情况紧急,时间太短,怎么开课?”

“网络教学?交给谁负责比较好?全院可是有50多名教师,600多名学生!”

“操作不当怎么管控得住!”

大家在电话里激烈地讨论着网络教学开展的问题。慢一步,就会耽误学生的课业,得赶紧找到能扛住事的人。但是,找谁好呢?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赵坤阳。

十七年的勤勤恳恳,默默付出,凭借着的踏实可靠工作态度和的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赵坤阳被众人推举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主任,在这个关键时刻,赵坤阳将自己的潜力逼上了新的高度。面对着新的网络技术,他四处查阅资料,反复实验摸索,硬是在短时间内把自己逼成了一个“IT行家”。

从手忙脚乱到烂熟于心,这少不了日复一日的磨炼。为了提升老师们的网络教学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他主动承担了学院的网络教学平台辅助培训、遴选在线课程和多个教研室的网络教学答疑工作,并自编了简易版的教学平台操作流程。当有的老师在操作上遇到困难时,他热心付出,不厌其烦帮他们建立网上课程、上传教学资料。为了让更多老师操作得更熟练,他还会通过视频等方式在线答疑,有时候一讲就是一两个小时。

2021年,是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类认证的关键时期。作为教研室主任的赵坤阳,在学院党政领导下,协助全院师生真抓实干,呕心沥血,开启了长达一年多的“攻坚战”。面对繁杂的工作任务,他没有退缩,知难前行,开启了长达半年的加班模式。白天上课,晚上连夜加班准备各种资料,拟写各类报告,完善各项材料。在攻坚的6月至9月,他手机上的通话记录达两千余条,开展调研1430人次,形成了数万字的调研报告。到专家进校时,他电脑里关于专业认证的材料已达近50G。

2022年,当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顺利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并获批成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喜报传来时,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而言,是看见用辛勤汗水灌溉出了金灿灿果实的成就感;于他而言,更是熬过无数个黑夜之后,见到了闪耀光芒的无限喜悦!

面对成绩与肯定,他说,“我做的所有工作只为把学生培养得更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如果今天全体教师的辛勤付出能换来学生们的更好发展,那就是值得的。”

把心用在教育上

赵坤阳,坚守教育前线十七年,他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里,用心用情上好每一堂课。

学生们说,赵老师的课堂鲜活有趣,深受学生喜爱。在面对一些晦涩而又容易混淆的术语,他会“接地气”地将词汇与实际联系起来,通俗易懂地讲清含义;在解释原理时,他会提前将来源标明,向大家讲解原理的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怎样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同时,他还注重知识的“润物细无声”,为了达到情理交融学习氛围,从教材知识、到现实世界;从历史典故,到当今社会.....每每讲到一个问题,他都会告诉学生与之“配套”的专著和文章,还会从中随机讲几个背景故事。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小到钻研教材、吃透理论知识;大到实践教学、融入研究成果等等,为了让思政课入脑入心,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赵坤阳探索了多种方式,如提问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赵坤阳把自己放在为学生“铸魂”、当好“领路人”的角色,去构思、设计每一堂课。

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赵坤阳紧紧抓住课堂实践教学这个环节,他先后带领学生走访江姐故居、飞龙山红色文化基地、王右木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基地,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对赵坤阳来说,讲好思政课,是他毕生所追求的事业。他深知,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2017年,赵坤阳授课课程《社区社会工作》被立项为校级在线开放课程;《法学概论》成为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1年,《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被立项为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022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论》被立项为校级线上一流课程。

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与坚守,使赵坤阳荣获第十五届绵阳师范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2018年度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绵阳市2021年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训暨教育教学成果展评活动先进个人、绵阳市2022年度优秀思政课教师。

用心用情,赵坤阳将整个身心投入到思政教育这片热土上,扎根愈深,愈有力量。

(来源:党委宣传部   采写:大学生通讯社 郭燕 )

上一条:【榜样校友】尼特阿衣:将爱与温暖奉献给需要的人
下一条:【榜样教师】吕林:用爱浇灌,以心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