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2024年度绵阳市省级财政农业经理人“百千万”培养计划——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和美乡村培训项目开班仪式在学校高新校区厚德楼247教室举行。绵阳市农业农村局总经济师陈杰、学校党委副书记罗娅君,继续教育学院、生物与制药学院(现代农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全体学员参加仪式。开班仪式后,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农村委主任委员、农业农村厅原厅长杨秀彬应邀作专题报告,为学员深入解读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

本次培训是四川省农业经理人“百千万”培养计划的关键实践项目,由绵阳市农业农村局主导,我校具体实施,聚焦村集体经济壮大与和美丽乡村建设核心目标,通过“理论筑基+实践赋能”的系统化培育模式,全面提升50名来自绵阳各区县的村支两委干部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综合能力与实战水平。培训内容涵盖三大核心阶段,理论筑基阶段:集中开展政策解读与理论学习,夯实学员政策理解能力;省外观摩阶段:组织学员赴浙江考察乡村治理与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实践赋能阶段:安排学员在省内示范村“跟师学艺”,在龙头企业“顶岗锻炼”,全程贯穿“学思用贯通”理念。
开班仪式上,罗娅君表示,绵阳师范学院将发挥学科与师资优势,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数字农业应用等核心内容,为学员提供精准化培训服务。陈杰总经济师强调,参训学员需以“领头雁”标准要求自身,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实效,助力乡村振兴。学员代表、游仙区忠兴镇木龙村党委书记卢飞发言时承诺,将把所学应用于村级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共同增收。
本次培训还设置高校研学、实践考核等环节,合格学员将获颁结业证书,优秀学员将纳入绵阳市农业经理人人才库。通过“理论+实践+政策”三维培养模式,项目力争打造一批懂经营、善管理、能带动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为绵阳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仪式后,杨秀彬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问题》为题作专题报告,从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等维度,深入剖析了乡村振兴的核心路径。他指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通过改革激活乡村资源,聚焦粮食安全保障、产业链协同与农民主体地位提升,为学员提供了系统性理论指导。

据悉,该项目是四川省为培养一批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强省建设的农业经营管理人员、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决定实施的农业经理人培训专项,旨在通过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构建农业经理人“选、育、用、扶”四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经理人培养新模式、新路径,示范带动全省农业经理人队伍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