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拓宽学生实践平台、精准对接行业需求,落实学校关于工科专业在绵阳工业园区建立“厂中校”的战略部署,7月22日,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黎云云率队,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何思祺、环境系教师代表余波、马丽、王瑛一行,前往绵阳经开区工业园区,对绵阳东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绵阳市鑫科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专项调研。
学院调研组受到绵阳东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郝东峰、绵阳市鑫科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波等企业负责人的热情接待。双方围绕深化校企合作、共育环保人才的核心目标进行了务实高效的交流,取得了以下积极进展:
黎云云重点介绍了学院为学生构建高质量、长周期实践平台的规划,特别是落实学校“厂中校”实习模式的前期调研需求。两家企业负责人高度认可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表示将提供更多对口的实习岗位,全力支持并深入探讨在各自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厂中校”实习基地的可能性,为学生的沉浸式实践和就业奠定基础。
何思祺就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向企业征询意见,并探讨开设“订单班”的合作路径。郝东峰与刘建波对此表现出浓厚兴趣,并愿意就“厂中校”模式进行后续深入研讨,共同修订完善培养方案,提升人才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
双方围绕污水处理、固废资源化、环境监测与修复等重点领域的技术热点与市场需求深入探讨交流,并在整合优势资源、建立信息共享与联合申报机制方面达成重要共识,共同瞄准省市及国家级环保科技计划、重点研发、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向,积极开展联合申报,持续提升合作层次与内涵。
此次调研活动目标明确、成果丰硕,不仅深化了学院与绵阳工业园区环保企业的合作关系,更迈出了落实学校“厂中校”战略部署的关键一步。学院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推进“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通过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在共建实践基地、共研关键技术、共育应用型人才、共担重大项目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环保英才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