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2025级新同学们:
当秋风将这封信送达你手中时,草溪河正泛起粼粼波光,雏凤山的银杏叶沙沙作响,此刻,你或许在飞驰的列车上,也或许在与家人告别中,而绵师的一切都已准备就绪,迫不及待地等着你的到来,期待着与你的第一次相遇,期待着拥抱你的梦想与青春。今年的新生入学报到像2002年的那场雪,比往年更晚一些。相见的日子虽晚,但温暖早已启程,辅导员老师们早已开始通过新生名册里的照片记住你的名字,宿管阿姨早已擦拭干净宿舍的每扇玻璃,食堂师傅早已新学了你们家乡的菜式,保安叔叔早已练习着用普通话说“同学你好,欢迎来到新家。”
亲爱的同学们,或许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你早已在手机网页反复搜索着“绵阳师范学院”的每个细节——从录取分数线到专业介绍,从校园风光到食堂美食。那些跳跃的网页和碎片的信息,即将在2025年9月15日那天被一个真实、温暖、充满生命力的绵师完整呈现。如果那天,你见到的绵师并非是你憧憬的模样,请不要失望、不要彷徨,太多时候,我们沉迷于“本来可以”和“如果那样”的假设中,却忽略了眼前已经拥有的宝贵东西。人们常常习惯于仰望他人手中的幸福,却对自己手中的珍宝视而不见。世间所有美好的故事,都需要时间的酝酿;所有暂时的落差,都是成长预留的空间;所有细微的遗憾,都是未来惊喜的伏笔。
亲爱的同学们,也许绵兴西路166号没有完美无缺的基础设施,但宿舍永远会有一盏灯为你亮;也许仙人路一段30号的道路不够宽广,但上面布满青春奔跑的足迹;也许情人坡的樱花早已凋落,但四年之后回首,你会看见自己与树木共同生长的轨迹。绵师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你的现在与未来;是一束光,照亮你前行的道路;更是一个家,温暖你三年或四年的时光。从此刻起,你已是绵师人。在此,我们有几句话想和大家分享。
一是具备两种力量:一种是信仰的力量,一种是奋进的力量。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刚刚过去的“九三阅兵”,以其磅礴气势让亿万中国人民精神振奋,相信大家依旧热血沸腾。从抗战的烽火中一路走来,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信仰与奋进的力量,它们汇聚涓滴之力,成就磅礴伟业;它们连接个人奋斗,托举民族复兴;于无路处踏出新路,于有力时持续发力。希望大家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奋进之力,努力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二是培养两个根本:一个是本分,一个是本事。本分,是为人之基,是心灵的“压舱石”。它要求我们恪守诚信,明辨是非,永葆善良,去做正直的人,从而深深地安顿内心。本事,是立业之器,是人生的“推进器”,它要求我们潜心问学,锤炼技能,勇于创新,去做具体的事,然后稳稳地托举你自己。有本事而无本分,人生会失去方向。希望大家在未来三年或四年间,既能“本分”做人,又能“本事”立业, 以“本分”掌好人生之舵,以“本事”高扬前行之帆,最终驶向一个既有高度、更有温度的辉煌未来。
三是结交两个朋友: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运动场。碎片化的时代,注意力也会被碎片化。多泡图书馆,多读一些书,都会沉淀为你人生的底蕴。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地成为你自己,这或许就是读书的意义。多去运动场,运动让你对抗惰性、疼痛与懒散,也在过程中锻造意志和力量,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是我们应对生活的底气。希望大家用运动的强度,去锤炼自己的意志,拓展自己的世界;用书本的厚度,去丰富自己的生活,垫高自己的人生。
亲爱的同学们,有时候年轻的生命像一艘尚未找到航向的船,只能在理想与现实的暗礁间小心穿行,如果你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会有惶恐与不安,请不要过于焦虑与胆怯。今年暑期档的热门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当猩猩怪对着比自身强大许多的妖魔大声喊出:“我是齐天大圣!”时,便告诉了我们一个答案: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齐天大圣,英雄,从来不必天生无畏,也可以一边害怕一边勇敢。同学们,人生如登山,总有人抱怨山太高、路太险,可真正阻碍前进的,往往不是峰顶的海拔,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卫星导航能定位你此刻的坐标,但唯有梦想能标记生命的高度;无线网络可连接整个世界,而真正打破信息茧房的,是你推开自我设限的那一掌。
亲爱的同学们,尼彩说“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真正的成长,不在于你最终站在哪里,而在于你一路走来,成了什么样的人。当我们不再执着于“成为什么”,而更关注“如何成为”,生命自然会展现出更丰富的可能性。请敬每一个勇敢出发的自己!“浪浪山”外有什么?答案在每一个出发的脚步里,大家只管坚定大步往前走,去取自己的“真经”,绵师会一直陪伴大家!
你好,新绵师人;欢迎你,新绵师人!
绵阳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处)
2025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