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党委副书记罗娅君在高至善楼405教室,为文学2025级3/4班学生讲授以“纪念抗战胜利坚定民族信念”为主题的思政课,带领青年学子重温抗战历史、感悟抗战精神,筑牢民族复兴的精神根基。

罗娅君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切入点,结合“14年抗战历程”的关键历史节点,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局部抗战爆发,到1937年“七七事变”开启全民族抗战,再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最终胜利,用鲜活的历史事件、翔实的数据和感人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抗战的艰难曲折。她重点解读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这一核心观点,通过讲述洛川会议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百团大战打破“皇军不可战胜”神话、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等史实,阐明中国共产党在凝聚抗日力量、制定战略方针、领导人民作战中的关键作用。
授课中,罗娅君还围绕“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展开讲解,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四个维度,结合杨靖宇、赵一曼、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人物事迹,让学生直观感受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她指出,抗战胜利不仅洗刷了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耻辱,更重新确立了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光明前景。当下传承抗战精神,就是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坚守民族信念、维护国家尊严。
罗娅君寄语全体学生:“青年是民族的未来,你们对历史的认知深度,决定着民族精神的传承高度。希望大家以抗战历史为镜,以英雄先烈为榜,把‘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信念转化为学习求知、服务社会的行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挺膺担当,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芒。”
此次思政课既有历史厚度,又有现实温度,不仅帮助学生系统梳理了抗战历史脉络、深化了对民族精神的理解,更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意识。课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授课为契机,主动学习抗战历史、传承抗战精神,用文学专业所长讲好中国抗战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