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类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科技赋能茶叶丰产 助力产业提质增效——生命科学学院举办北川苔子茶秋季管护技术培训

作者:毛艳萍   审核:吴庆贵 段浩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生态林业学院)
编辑:张杰  阅读次数: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8日【打印】

审核 吴庆贵 段浩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扎实推进四川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北川苔子茶特色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新品种培育》,10月25日,学校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北川羌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在擂鼓镇盖头村举办2025年第2期苔子茶秋季茶园管护技术培训。来自全县的200余名茶农通过“理论+实操”双轨教学模式,系统学习茶园管护技术,为北川苔子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注入科技新动能。

本次培训以“破解管护难题、提升技术水平、保障春茶品质”为目标,构建“主办+协办”高效联动机制。学校生命科学学院作为主办单位,选派3名茶产业领域专家组成授课团队;北川县农业农村局全力协办,统筹参训人员筛选、场地协调及后勤保障等工作,确保培训精准覆盖苔子茶种植户、合作社技术骨干及家庭农场经营者等人群,实现技术需求与教学内容无缝对接。

培训紧扣秋季茶园管护实际需求,设置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和修剪养护三大专题,将“良种+良法”理念转化为茶农易懂、易用的实用技术。

廖正巧副教授围绕“秋季水肥与春茶品质的关系”展开讲解,从理论基础、技术要点到典型案例层层剖析。他系统介绍北川苔子茶秋季对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需求比例,明确秋分至霜降前是施肥关键期,现场演示环状沟施与叶面喷施的操作方法,推荐有机肥与缓释肥的合理搭配,并讲解干旱预警灌溉和雨季排涝的技术要点。结合盖头村标准茶园的水肥管理成效对比数据,学员直观认识到科学施肥对提升春茶萌芽率与品质的重要作用。

茶农认真聆听专家室内授课

花东来副教授以“绿色防控”为重点,指导学员识别茶饼病、茶炭疽病以及茶小绿叶蝉、茶尺蠖等秋季高发病虫害,讲解其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在防治策略上,重点推广物理防控(色板与灯光诱杀布置)与生物防控(天敌释放与生物农药使用),并明确低毒化学农药的选用原则及安全间隔期要求。同时,指导学员加强秋季茶园病枝落叶清理,掌握简易监测方法,助力茶园生态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杨敬天副教授将课堂设在茶园,采取“讲解+演示”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树龄茶园传授修剪技术。幼龄茶园注重定型修剪的高度与角度控制;成龄茶园强调轻修剪的平整度与留茬高度;老龄茶园重点讲解更新修剪的留枝比例与剪后管理。他还现场指导学员选用合适的手动与电动修剪工具,强调剪后消毒与伤口保护,并配套提出水肥管理建议,及时纠正传统修剪误区,帮助学员快速掌握关键技术。

 

专家现场指导茶农整形修剪技术

“以前修剪全凭经验,今天才明白不同树龄的茶树方法各有讲究,专家现场指导,非常实用!”在茶园实操现场,茶农们手持修剪工具,动作逐渐熟练,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种植户陈兴富信心倍增:“上午学水肥和病虫害知识,下午练修剪技术,连老茶园更新的难题都解决了,明年春茶增产更有把握!”

参训学员普遍认为,本次培训内容“接地气、易操作、见效快”,既补齐了理论短板,又提升了实操能力,切实解决了生产中的难点问题。基层农技人员也表示,“专家下沉田间”的模式打破了技术推广的壁垒,让科技真正走进茶园、惠及茶农。

培训结束后,北川县农业农村局迅速启动后续技术服务。一方面,系统整理培训课件、技术手册与实操视频等资料,汇编成册分发至各乡镇茶园,扩大技术覆盖面;另一方面,组建农技服务专班,计划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跟踪指导,定期深入茶园提供“一对一”技术帮扶,推动技术服务从“集中培训”向“常态护航”转变。

北川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围绕苔子茶全产业链发展需求,开展更多精准化、实战化的技术培训,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以科技赋能推动北川苔子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和全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北川力量。


下一条:传媒学院教师受聘为《AIGC数字创意人才培养成都倡议》共创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