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学校承办的四川省2025年教师培训遴选项目——农村骨干教师生态环境素养提升培训结业典礼在厚德楼246报告厅举行。生命科学学院(生态林业学院)领导、项目首席专家石红艳教授、项目实施团队全体指导老师及来自全省21地市州的96名中小学教师齐聚一堂,以多元形式为为期一周的培训画上句号。
生命科学学院相关负责人致辞。他肯定培训对乡村生态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强调农村骨干教师在生态教育中的关键作用。石红艳教授作总结发言。她回顾培训历程,充分肯定了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投入的热情,在课堂互动中踊跃提问的探索精神、小组协作时展现的团队智慧以及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创造力。石红艳教授寄语大家以培训为起点,扛起乡村生态教育与振兴的双重使命。
南江县桥亭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黄少敏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她指出此次培训感触最深的是“专家讲座+实地观摩+现场创作”三维结合的创新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培训的单向输出,让生态环境教育从抽象理论落到具体实践。她倡议参训教师要勇于担当,做生态保护的“播种人”,培育“绿色公民”,共同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学员们以舞台为媒,才艺为凭,全面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风采与活力,以共创的《蜀韵植绿意 师者育青心》诗歌朗诵传递绿色育人初心,唱响《我爱你中国》《歌唱祖国》曲目,更以《给未来一片绿色》主题演讲诠释生态教育理念,彰显农村骨干教师为国育人的责任担当。
当《自然之歌》的旋律在报告厅响起,96名学员的歌声交织成对自然的深情告白,共同许下守护绿水青山的承诺。
此次培训通过系统化课程、沉浸式实践与创新性研讨活动,有效提升了农村骨干教师的生态环境素养。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教学行动,以“生态教育”为纽带,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保护环境,为乡村振兴培养具有生态责任感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