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党委行政坚强领导下,智能制造学院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收官, 189名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再创新高,其中,国家电网录取42人,占到专业毕业人数的38.88%,硕士研究生录取,外企、国企、上市企业、事业单位等优质单位就业90余人,高质量就业率接近70%。新学期伊始,学院系统谋划、全面布局,扎实推进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总结谋划,科学布局就业新篇
10月10日,学院召开就业工作专题党委会,全面总结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谋划布局2026届工作。学院党委负责人总结2025届就业工作经验得失,剖析工作不足,着重指出绵阳地区就业市场空间见顶与学院毕业生体量增大的矛盾、学生主动求职意识和求职能力欠缺、女生求职遭遇行业性困难等是影响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因素,并对26届工作开展提出建议。专业负责人围绕招生培养联动,聚焦面向行业调整人才培养、强化学生专业核心素养与就业竞争力培养提出建设性意见。
学院负责人作出工作部署。负责人强调夯实三个“订单班”人才培养,坚持校企合作,面向市场办学,把就业前置,是搞好就业工作的基础性工程,并从绩效分配支持、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实习实训优化等方面促进就业,进行了工作布置。负责人还就从招生培养如何支撑学生就业、稳定传统就业渠道与拓展就业资源、学生全过程就业服务和就业能力培养三个方面进行工作指导和布置。
会上,通报了2026届就业推进现状,研究了年度重点就业工作,通过了年度就业工作计划。
全面动员,凝聚共识激发动力
10月13日,学院组织召开2026届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学院负责人鼓励同学们要坚定专业自信,抓住就业季,积极就业。负责人提醒同学们要认清就业形势,积极做好求职准备,在能就业情况下就好业;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观念,在就业过程中找寻职业生长点;要敢于走出去,在广阔市场空间中找寻好的就业机会。
会上,2025 届毕业班辅导员组织开展毕业生典型就业经验分享会。分享内容围绕求职全流程展开,包括高校与地区招聘会的精准选择、企业签约意向的有效落实、面试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复盘,以及求职成功关键影响因素的深度分析,为毕业生提供了实用的求职指导。此外,2026 届毕业班辅导员则聚焦求职安全,专题开展就业安全教育。通过此次教育,进一步提升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风险识别能力、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为其顺利就业保驾护航。
多措并举,打好就业工作开篇
深入推进“订单班”人才培养。在9月底和10月初,2025年九洲光电子“向光班”、富临精工“精工班”、湖山音箱“湖山班”招生,共招收学员55人。
精心组织备考和专业学习辅导。学院精心组织硕士研究生、国家电网备考报考,组织教研室开展考研和考电网同学学习辅导,并邀请陕西理工大学、浙江万里学院开展研招宣讲。
积极开展与用工优质企业合作。学院与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矩科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建立联系并讨论实习就业一体化用人合作关系。
务实推动2026届毕业生求职准备活动。完善毕业生就业动态台账,实施“一对一”简历精准指导,有序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及成绵地区招聘会,全力打好就业开局战。
智能制造学院将以高度政治自觉推进就业工作,不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和育人实效,努力为每一位学生的职业发展保驾护航,为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智能制造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