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类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精神力量——我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赴福建龙岩开展暑期研修培训

作者:徐雄 邵阿敏   图:姚冬梅 陈莎    审核:韩晓娟 潘祥超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智谦  阅读次数: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2日【打印】

姚冬梅 陈莎 审核 韩晓娟 潘祥超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38名专兼职思政课教师赴福建龙岩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精神力量”暑期研修培训。此次研修通过专题教学、现场实践、情景体验和校际合作等多元形式,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淬炼信仰,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探索思政教育新路径,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理论铸魂 在专题学习中强根基

开班仪式上,龙岩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央苏区研究院执行院长杨玉凤系统介绍龙岩作为中央苏区核心区域的历史地位,并以“红色圣地、生态福地、客家祖地、创业热土”四张名片生动诠释龙岩底蕴。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晓娟指出,此次暑期研修中,全体教师要将两地两校赋能成长、红色信仰锤炼、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申硕专题经验学习作为“四大目标”,沉下心和历史对话,做星火的传道者,以行动践行初心。

随后,两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共同授予班旗,标志着川闽两地马院合作共建迈出新步伐。

专题教学环节,杨玉凤教授,古田会议纪念馆党组书记、馆长黄光礼分别以《古田会议——党和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做好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为题作专题报告。讲座将理论深度与实践厚度有机结合,为教师们提供了“活的马克思主义”教材。

实践赋能 在现场体验中悟精神

在古田会议会址和古田会议纪念馆,教师们通过《铸魂胜利路》微课堂,聆听红四军将士“思想淬火”的故事,实地感受“古田会议永放光芒”的精神力量。在毛主席纪念园,全体教师庄严肃立,向革命先辈敬献花篮,以仪式教育强化信仰根基。

在才溪镇,教师们沿着毛泽东当年的调查足迹,参观才溪乡调查纪念馆与苏维埃旧址群。在光荣亭前,一堂《光荣亭前颂光荣》的微党课,将才溪人民“十送红军”的悲壮故事与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有机结合,引发教师们对“群众路线”的深刻思考。

在山塘兵工厂旧址,教师们通过参观复原的枪械生产车间、红军宿舍等场景,直观感受中央苏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的“长征再出发”仪式上,教师们重走红军桥、参观松毛岭战役指挥部,在《不忘初心 继续长征》的微党课中,深刻理解“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内涵。

在新泉整训纪念馆,教师们通过文物、复原场景和多媒体展项,系统了解红四军1929年在此开展的政治军事整训。在红四军政治部旧址望云草室内,一堂《军魂之基胜利之源》的现场教学,将新泉整训与古田会议的内在联系娓娓道来,揭示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的形成脉络。

在长汀县红色旧址群的“红色小‘上海’,苏区好样板”主题教学中,教师们走访福音医院、辛耕别墅等革命遗迹,通过专题讲解,深入了解中央苏区时期“经济建设与军事斗争并重”的发展智慧。

步入中央苏区金融街,教师们从闽西工农银行旧址、信用合作社等历史场景中,探寻红色金融的开拓之路。在中央苏区革命历史文化博物馆,一份份泛黄的股票、债券与货币,生动诠释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鲜活案例。

合作共建 在校际交流中育新人

研修期间,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赴龙岩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学科建设”“申硕经验”“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双方签署共建协议,计划在红色资源数据库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共享等领域开展长期合作。

从古田会议的光芒到长征出发的号角,从才溪调查的笔墨到苏区建设的蓝图,这场跨越时空的红色研修,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思想的“补钙”、能力的“充电”,更是一场教育的远征。全体思政人将以此次研修为契机,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构建“红色资源+思政课堂+社会实践”的育人新模式,让红色血脉在课堂中流淌,让信仰之火在青年中传承,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核心竞争力,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区域一流应用型大学贡献力量。



下一条:国资处举办智慧校园建设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