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团中央关爱青少年成长的部署要求,丰富乡村儿童暑期生活,7月7日至18日,学校地理与环境学院“科普苔”童伴逐梦志愿服务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赴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安昌社区组织开展了童伴逐梦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以“奇趣自然·七彩假期”为主题,聚焦乡村儿童,依托“科普教育+课业辅导+暖心陪伴”的多元模式,充分发挥地理学科优势,带领儿童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其科学兴趣,为北川青少年成长贡献了青春力量,并赢得了社区居民与合作单位的广泛赞誉!

图为团队与安昌社区青少年儿童的合照
为增强“科普苔”童伴逐梦志愿服务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团队坚持每晚复盘总结,评估活动效果,交流教学心得,分析不足并研讨改进方案,持续优化科普实践。同时,团队还注重实践与学习相结合。7月13日,在两位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走进北川山野,先后对永昌镇苏包河河滩(白马堰大桥段)、陈家坝镇老场村樱桃沟泥石流灾害区、曲山镇邓家社区泥石流灾害区、擂鼓镇凤凰山滑坡治理示范点进行实地考察。从化石溯源看自然演化,从灾害现场学防灾原理,从工程措施到生态修复,志愿团队在北川的山水中,收获了一堂最生动的地质生态实践课。

图为“科普苔”团队实地考察曲山镇邓家社区泥石流灾害区
活动中,团队通过分组教学模式开展科普课程与课业辅导,并结合专业特色设计了丰富的活动,带孩子们遨游宇宙科学的星辰大海,探寻地理人文的深厚底蕴。前期,团队通过深入社区调研,分析去年关于绵阳市乡村青少年科普教育现状的调研结果,精心策划了包含宇宙探秘、地理人文、爱国教育、安全防护等多个板块的课程方案,为社区儿童量身打造了精彩的“七彩假期”。
在服务安昌社区儿童的过程中,“科普教育+课业辅导+暖心陪伴”的多元模式持续点亮每一颗童心的逐梦之路。奇趣自然·七彩假期科学素养营开展了“宇宙探秘”“地球上的奇山异水”“有趣的‘石头’”等10个小课堂和1场沉浸式科普游园会,让孩子在探索自然现象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学业加油站则由大学生童伴团队进行课程作业辅导,帮助解决学习难题,巩固知识基础。此外,团队为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养设计了丰富的课外拓展活动:在趣味科普伴读中通过绘本与故事,让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易懂;通过暖心的心理辅导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利用情绪反应小游戏引导他们学会调节情绪、建立自信;更有手工活动和经典游戏体验环节:亲手用小吸管“搭”出属于自己的世界、用硬卡纸和扭扭棒做出“双筒望远镜”、玩一场沙包投掷、下一局跳棋或象棋,在欢声笑语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逻辑思维。

图为团队成员利用地球仪给青少年儿童讲解地球知识

图为团队成员利用天文望远镜实地带领青少年儿童探索宇宙天文知识

图为团队成员协助青少年儿童制作“火箭”

图为青少年儿童在完成趣味拓展活动“双筒望远镜”后的作品展示
志愿团队在助力北川安昌社区孩子成长的同时,也在为绵阳市区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增光添彩。7月12日,团队协助绵阳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开展了“探秘科技城”活动,带领100多名中小学生走进北川未来之鹰航空飞行研学基地,在协作中打磨了科普技巧,实现了“陪伴成长”与“自我提升”的双向收获。

图为团队与绵阳市区青少年儿童在“探秘科技城”活动后合影留念
在本次志愿服务实践过程中,团队还同步启动了针对城乡青少年科普教育现状的调研。通过实地走访、数据收集与深度分析,收到了超200人(不含中小学生家长)的有效调查问卷,为未来更精准地开展科普教育积累了可靠素材,让科普教育既能扎根实际需求,又能跨越城乡壁垒,为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活动结束之际,团队精心举办了温馨的结营仪式来总结本次活动情况。“科普苔”童伴逐梦志愿服务团队志愿者代表在结营仪式上回顾了这十多天的点点滴滴,每一个瞬间都弥足珍贵。孩子们也自豪地展示着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着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感悟与成长。志愿者们为孩子们送上结营证书,鼓励他们勇敢追逐梦想。最后,活动在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中圆满落幕。

图为安昌社区青少年儿童`对团队成员鞠躬表示感谢
“奇趣自然·七彩假期”是学校地理与环境学院“科普苔”童伴逐梦志愿服务团队的社会志愿服务项目,也是团中央2025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之一。下一步,“科普苔”童伴逐梦志愿服务团队将加强与北川青少年活动中心、乡镇小学及社区的联系,继续以爱为伴,持续开展具有地理专业特色、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为北川青少年的全面成长贡献更多青春力量,在服务基层的沃土中绽放青春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