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类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心理与社会学院教工党支部开展 “悟精神 、强作风、建新功" 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作者:何雨峰   审核:王海榕   来源:心理与社会学院
编辑:宣传部  阅读次数: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4日【打印】

审核 王海榕

7月6日,心理与社会学院教工党支部以“悟精神 强作风 建新功”为主题,组织党员教师走进少数民族乡村振兴示范村石椅村,通过“实地观摩+专题学习+誓言重温”三位一体模式,将党性教育融入乡村振兴实践,为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凝聚奋进力量。

上午,党员教师沿着石椅村村史馆的时光长廊,系统梳理这座羌族村落的振兴脉络。从传统农耕到文旅融合,从基础设施落后到“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展馆内的一组组数据、一张张笑脸,生动诠释了“党建引领+政策赋能+群众参与”的乡村振兴模式。“基层党建创新”展区的“村党支部通过‘党员示范田’‘结对帮扶’等机制,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这对学院优化‘党建+专业’融合模式很有启发。”老师们边看边议,表示要将乡村治理经验融入社会工作教学案例,培养更具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下午的活动以“学思践悟”为主线,推动理论学习向实践转化。教工党支部书记王洲林以《深化作风建设 筑牢信仰根基》为题讲授党课。他结合教育领域典型案例,直指教学科研中的“虚浮”现象,提出“问题导向、实绩导向、服务导向”三大改进路径。“作风建设不是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堂课的精心设计、每一次科研的严谨求实、每一次服务的细致入微中。”党委副书记、院长韩黎的发言引发现场共鸣。

随后,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奕传达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学院党委书记王海榕系统解读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王海榕强调,未来五年是落实党代会精神的关键时期,学校将扎实推进“3538”战略布局,学院也将锚定“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发展目标,认真落实学科交叉融合、校地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等发展举措。全院师生要以党代会精神为行动指南,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全体党员要成为学院发展的“排头兵”,在心理健康服务、社会治理研究等领域打造标志性成果,共同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现场,教师们围绕“如何将党代会精神转化为课程思政元素”“如何提升社会服务针对性”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在村委会广场的党旗下,全体党员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庄严承诺与山间清风交织,成为乡村振兴画卷中的动人注脚。青年党员教师木呷古布难掩激动:“站在这里宣誓,我更能体会到‘教育者’三个字的分量。未来要带着乡村调研的收获,把社会工作的专业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活动中,支部还为党员发放了“作风建设承诺卡”,明确“每月参与1次社会服务”“每学期完成1项实践课题”等具体要求,推动誓言落地为行动。

此次活动突破传统党日活动空间限制,构建“实践体验—理论提升—行动转化”闭环:以石椅村为“实景课堂”,感悟党的领导力;以作风建设党课和党代会精神为“思想引擎”,明确发展坐标;以重温誓词和承诺践诺为“动力源泉”,强化责任担当。参与教师普遍反馈,活动“既有高度又接地气”,尤其是乡村振兴中的基层治理智慧,为专业教学提供了鲜活素材。

据悉,心理与社会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启动“作风建设提升专项行动”,通过“党员示范课”“校地联合调研”等载体,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师生、破解难题的实际成效。全体党员教师表示,将紧扣学校党代会部署,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在构建特色学科体系、深化社会服务创新中勇当先锋,为培养新时代“心理+社会”复合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交出高分答卷。


上一条:精雕细琢备省赛 敢闯会创育新才——我校创新创业学院多维度赋能省赛决赛项目
下一条:学校举办2025年四川省大学生商科实务技能大赛(营销策划大赛专项)校园选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