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深化校地深度协同育人机制,近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绵阳高新区创新第一小学举行大思政联合教研暨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伊始,双方进行了“实习基地”揭牌和“双聘证书”颁发仪式,马克思主义学院韩晓娟教授、学院二支部党支部书记唐辉分别与高新区创新第一小学签署《大思政共建协议》《党建共建协议》,为后期深度合作搭建常态化共建平台。
在教学展示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文艺霖、唐大智(2025年度全国华文杯教学比赛二等奖、三等奖获得者)分别带来微课《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和《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以精巧的教学设计与创新的课堂模式充分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学子在教学领域的独特风采。绵阳高新区创新第一小学教师龙淼以《学做“快乐鸟”》为教学案例,巧妙将“学做快乐鸟”这一理念融入“大思政课”教学中,结合学生学情进行巧妙引导,在课堂上实现了价值观引领与人格培养的深度融合。与会人员就本次教学展示内容展开热烈交流与探讨,并从如何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绵阳高新区创新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玲娜以“3+4+3”为核心,分享了学校“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四个维度”课程建设、“三大机制”教育实效的科技城红色主题教育思政课程群实践探索。随后,双方还围绕“大思政一体化”“小学‘大思政’核心特点及落实路径”“主题党日活动学习素材转化”等多个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尤其是聚焦“大思政贯通学段落地路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等内容,提出深化实践育人共同体,以实现不同学段目标、内容、方法的有效衔接等16条建议。
韩晓娟在总结中指出,此次活动既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教育约定,也是一次破界共生的实践探索,更是一轮文化熔铸的思想启程。未来,双方要从“构建学段贯通的‘思政教育基因链’、打造双向赋能的‘实践创新反应堆’和熔铸文化共生的‘绿雅红魂共同体’”三个方面持续推动理论下沉与实践上浮的良性互动,培育既有儒雅气质又有钢铁脊梁的时代新人。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推动了思政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学段贯通,更凝聚了协同育人的共识与力量。未来,双方将持续探索创新思政教育模式,让“绿雅红魂”的育人理念在实践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专业负责人和师生代表,绵阳高新区创新第一小学校领导、党员教师代表等30余人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