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类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202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座谈会

作者:甘路有   图:徐雄   审核:韩晓娟 潘祥超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智谦  阅读次数: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3日【打印】

徐雄 审核 韩晓娟 潘祥超

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团队赴四川省科学城一中,开展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项调研,旨在精准对接基础教育需求,打造高校与中学协同育人新模式,为新时代思政师资队伍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四川省科学城一中党委书记、政治教研组全体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负责人、校级督导员于宁、思政专业负责人、学科点负责人、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调研座谈会。

在专题座谈会上,科学城一中党委书记邓友山强调高校与中学贯通式育人对破解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痛点的关键作用,期待双方在人才培养标准衔接、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晓娟就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介绍,强调此次修订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意义。

调研团队与该校政治学科骨干教师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核心素养体系展开深入研讨,科学城一中王娟老师提出在课程体系中强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理念,增加 “新课标解读”“议题式教学实践” 等模块。政治备课组长肖凤指出中学思政课堂对教师跨学科整合能力要求提升,建议高校融入法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内容。在实践教学环节,双方就“高校理论教学----中学实习实训” 衔接机制达成共识,科学城一中建议构建“全程化实践培养体系”,通过 “影子教师” 跟岗、跨学段教研参与等形式,助力师范生尽早形成教育教学认知。教务处副主任魏骏鹏提出希望建立高校与中学双导师制,实现理论素养与教学技能协同提升。

此次调研收集到关于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改革等六大类24条具体建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调研为新起点,与科学城一中签署《校地协同育人合作协议》,在师资互聘、课题共研、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启深度合作。这不仅是一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更是高校服务基础教育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构建校地协同育人机制,将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新时代中学思政课建设输送更多“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 的优秀教师,全力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迈向新高度,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行稳致远。

上一条: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党委开展系列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 周年
下一条:教育学院访企拓岗促合作·共育基础教育优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