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要求,近期,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3级110余名学生在专业教师带领下走进涪城区人民法院,开展“以案说法,协同育人”庭审旁听实践教学活动。
14时,法槌敲响,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开庭审理。原告因事故受伤致十级伤残,双方因赔偿金额争议诉至法院。庭审中,双方围绕“旧伤是否影响伤残结果认定”等关键点举证质证,法庭调查、辩论环节严谨规范,学生们认真记录,感受司法实践。庭审后,法官结合案件进行法律解读,阐释相关法律要点,讲解实务问题,强调法律保护合法权益、兼顾公平原则,引导学生运用民法知识分析实例,增强法治意识。
此次活动是学院教学质量月“实践育人攻坚行动”的重要成果,也是校地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双方依托“实践育人共同体”机制,将理论小课堂延伸至司法实务场景的“社会大课堂”。通过真实案例教学,有效解决了思政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痛点问题,为培养新时代“法学+思政”复合型人才提供了范例。
课后,学生纷纷表示,从课堂理论到庭审现场的转换,使“纸面上的法律”变得鲜活可感。2023级唐大智表示:“看到法官如何运用法律条文裁判案件,让我对思政课中强调的法治素养有了更直观地认识。”
据悉,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涪城区法院已建立常态化的实践教学合作机制。未来,双方将在案例库建设、模拟法庭教学、法治课题研究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未来将联合开发“思政+法治”融合式课程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为培养更多“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的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