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类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将课堂“搬进”博物馆 探索“历史赋能规划”人才培养新路径

作者:何丹 吴雅清   图: 何丹 吴雅清   审核: 张华 崔勇彬   来源:人居环境学院
编辑:张杰  阅读次数: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7日【打印】

何丹 吴雅清 审核 张华 崔勇彬

4月22日,人居环境学院城乡规划专业2023级学生在任课老师何丹的带领下,来到绵阳市博物馆,以文物为教材、以展厅为讲台,将城乡规划原理课程中“城市历史与文化”理论生动展现,打造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在博物馆展厅,同学们不时驻足于展柜前,仔细阅读文字解说,用手机拍摄展品细节,结合实物展品深入探究绵阳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同学们感悟道:“以前觉得历史课就是背年代,现在才发现每件文物都是城市规划的密码本,通过文物看城市演变,让我意识到规划不仅是设计未来,更要守护历史。”

人居环境城乡规划专业教研室老师表示,这样的课程设计既响应了教育部“展教并重”教育改革的创新尝试,也是城乡规划专业探索“历史赋能规划”人才培养路径的生动注脚,为培养懂历史、有责任、有情怀的规划师贡献一份力量。

上一条:守正创新传文脉 美美与共促交融——外国留学生参加绵阳市友协文化交流活动
下一条:学校举办“AI与学习生活”市级英语角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