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我校同中共绵阳市安州区委社会工作部校地合作签约仪式在安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双方围绕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及区域服务等领域达成深度合作,共同为安州区社会治理与民生发展注入新动能。安州区委社会工作部、我校心理与社会学院负责人及师生代表等20余人出席活动。

深化校地协同 共绘发展蓝图
上午10时,签约仪式在安州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刘小钰的主持下正式开始。安州区委社会工作部常务副部长左强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合作是推动安州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通过引入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将有效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助力解决老龄化、社区服务等现实问题。他强调,未来将依托实践基地,搭建“政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持。
我校心理与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海榕介绍了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优势及服务地方成果。她指出,学院秉持“扎根地方、服务社会”的宗旨,致力于心理服务和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此次合作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还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校地资源共享。学院将以实践基地为载体,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社会工作人才,为地方民生事业贡献力量。
签约揭牌启新程 共话合作谋未来
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双方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并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揭牌,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实质性阶段。

随后,双方代表围绕合作目标与规划展开交流。未来,校地将重点推进以下任务:一是联合开展安州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二是共建课题研究团队,聚焦基层治理创特色社区建设、“一老一小”服务等民生主题;三是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实践,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安州区计划将公益微项目设计比赛等纳入实践基地试点,打造社区治理创新样板。
立足长远 服务民生
此次合作是我校心理与社会学院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发展的又一实践举措,也是安州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积极探索。双方将以实践基地为纽带,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精细化发展,为构建和谐安州、提升居民幸福感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