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学校团委锚定“大思政”实践育人新坐标,立足全省四所“三下乡·返家乡”实践育人重点单位定位,系统谋划2025年“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寒假社会实践专项行动。通过构建“思政引领+多维实践”育人体系,组织5000余名绵师学子奔赴全国20余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国情认知、基层淬炼、社会服务中实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育人闭环,为绵师青年成长注入服务国家战略的实践动能。
青春聚力,深耕基层沃野。以“行走的思政课”实践为育人载体,组织50余支青年实践团队聚焦理论宣讲、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奔赴田间地头,感受乡村脉搏;深入街道社区,倾听民生诉求;走进企业园区,洞察产业动态,将自身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强大动能。在实践一线,绵师青年以调研为尺,丈量民生冷暖;用服务作笔,书写青春担当。无论是深入开展产业调研,挖掘乡村发展潜力,还是积极投身文化挖掘,传承地方特色文化;无论是借助科技助力农业发展,还是投身生态保护行动;无论是开展教育帮扶,点亮乡村孩子的梦想,还是参与基层治理,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每个团队都化身时代的忠实记录者与积极参与者,见证了新时代的辉煌成就,更深度融入基层建设的时代进程,实现从“课堂认知”到“一线破题”的能力跃升。
多维实践,锚定青春坐标。深化“返家乡”社会实践品牌建设,形成“7+N”实践矩阵:以政务见习锤炼政治素养,用企业实践对接产业前沿,借公益服务培育奉献精神。通过“云实践”打破时空边界,形成“一地实践、全国辐射”的育人效应。寒假期间,4000余名绵师青年积极响应号召,依托学校搭建的立体化实践平台,奔赴祖国各地,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基层一线绽放绚丽光彩。他们以个体的微弱光芒,照亮家乡的每一个角落,从社区服务的细致入微到文化传承的坚定执着,从专业技能的灵活运用到理论宣讲的慷慨激昂,绵师学子在实践中淬炼成长,以专业学识反哺家乡建设,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成果丰硕,特色品牌闪耀。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鳜鱼健跃”团队深入绵阳、凉山7个县,开展了30余场调研,为20余家养殖户提供实地服务;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梦启虹光”科普小队赴游仙区游仙路社区开展为期4天的教育帮扶,创新开展“趣味科普”课程,点亮了乡村孩子的梦想。千余名学子深入百姓家庭,了解民生需求;走进田间地头,感受家乡发展变迁;投身社区建设,体验基层工作的酸甜苦辣。他们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砥砺品德修养,赢得地方政府、新闻媒体以及服务对象的高度赞誉,充分展现了绵师青年的责任担当与专业素养,真正实现了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思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三维融合。
展望未来,校团委将继续深化拓展实践育人体系内涵,以“铸魂育人、实践砺能、成长报国”为行动纲领,持续构建全域贯通、多层立体的社会实践平台。通过打造校地协同的“行走的大思政课堂”和产教融合的“成长赛道”,引导更多绵师青年在社会实践的广阔天地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基层沃土的躬身力行中淬炼实干本领。让绵师学子带着理论厚度与实践温度双向奔赴,将个人成长的“坐标系”精准锚定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国家战略需求中。在新时代壮阔征程上,激励绵师青年以创新思维破解发展难题,用专业智慧服务民生所需,用挺膺之姿书写青春答卷,让青春动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图景中绽放绚丽华章。
绵师学子寒假社会实践风采,正在“青春绵师”公众号持续呈现:
暖冬践行 挺膺担当|2025年绵师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风采展示(一)https://mp.weixin.qq.com/s/dyIMgcvaJ2R2X-GzJSaJyg
谱青春华章 响家乡美韵|2025年绵师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风采展示(一)https://mp.weixin.qq.com/s/YGcSML4sgfmMIdqXPs5o4Q
谱青春华章 响家乡美韵|2025年绵师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风采展示(二)https://mp.weixin.qq.com/s/bApX25KfpxAPbWJ9UHpq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