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拓展“大思政课”全面育人新格局,6月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带队,前往绵阳市档案馆进行调研,举行“大思政课”建设实践基地挂牌仪式。

师生一行6人在市档案馆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档案馆的特色展览、服务窗口、数据中心及珍贵档案储藏室。档案馆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特色展览以档案文献为载体,以多份珍贵文献档案,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理论探索、理想信念、不懈奋斗、宗旨初心、自身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服务窗口展示了档案馆为公众提供的便捷服务,数据中心则展示了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先进成果。在珍贵档案储藏室,师生们目睹了档案保护的严谨与专业,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参观结束后,双方共同举行“绵阳师范学院‘大思政课’建设实践基地”挂牌仪式。随后,双方就“如何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学校思政课建设,推动形成‘大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合力”举行座谈会。会议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用档案讲深讲透讲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用红色档案弘扬革命文化,变“档案库”为“思想库”,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绵阳市档案馆就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合开发思政教育资源、举办专题讲座、组织社会实践,共同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等方面达成一致。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大思政课”格局,依托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四川省新时代党建创新研究中心、四川省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地等多个平台,充分结合绵阳地域红色资源和文化特色,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思政元素,在社会大课堂中积累思政素材,让思政课与时代同频共振,实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衔接,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图:肖菲 审核:冯莎 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