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结合学校实际做好防灾减灾工作,5月25日,教育科学学院与城乡建设与规划学院宣讲团在游仙校区三教学楼共同举办了以“居安思危群测群防 未雨绸缪抗震设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防灾减灾,珍爱生命。“自然灾害是无情的,但我们之间的关爱和互助却可以温暖人心,帮助人们渡过难关。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的力量却是无穷的。”学生刘萍在精彩演讲中动情地说,这种力量激励着我们勇敢面对困难,共同应对灾害。

防灾减灾,居安思危。“灾害来临时的确可怕,但比灾害更可怕的是无知。”学生陈菲的演讲提到,“个个会应急”是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的关键,预防工作是防灾避险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将灾害的风险降到最低。

风雨同心,生命无价。学生张含宁的演讲告诉大家,生命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和保护生命,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应该团结一致,共同保护生命和家园。

素心融大爱,春风满神州。汶川大地震的伤痛深刻载入历史,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记忆。学生施欣伶讲述了爱与传承的意义,苦难并不美好,但顽强的生命可以在危难中重生。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风雨中逆行、在积水中跋涉、在堤坝上奋战、在黑夜里坚守……只有大家携手同心、风雨同舟,才能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举措、更科学的方法,应对灾难带来的考验。”学生卿红讲述了灾害无情,人间有爱的动人场景。

这场比赛,不仅是知识与才华的较量,更是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本次比赛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教育科学学院2023级6班张含宁获一等奖,教育科学学院2022级6班刘萍、城乡建设与规划学院2023级1班邱莎莎获二等奖;教育科学学院2023级8班卿红、2023级2班陈菲、2023级2班施欣伶获三等奖。
赛后,教育科学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同学们热情参与,取得良好成效。人人讲安全是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的前提,个个会应急是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的关键。“一人把关一处安,众人把关稳如山”,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提高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教育科学学院 文:张含宁 审核:王海榕 孙晓冬 编辑: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