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学校第四届教师课堂教学板书书写与设计竞赛在博学楼正式启幕。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工会主席王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敏宣布竞赛开幕。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杨,各分工会主席、全体参赛选手及观摩师生代表70余人参加开幕式。

王力在致辞中强调:“板书是课堂教学的‘微型教案’,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直观呈现,更是师生思维对话的‘可视化桥梁’。”他指出,在数字化浪潮奔涌的当下,板书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焕发新生。他对全体教师提出三点期望:一要坚守教育本真,传承板书“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的传统精髓,同时探索其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二要秉持育人初心,紧扣学生认知规律,以直观图示、简练语言、清晰脉络助力知识体系构建;三要锤炼专业恒心,将板书设计融入日常备课,让每堂课的板书都成为精心雕琢的教学艺术品。

开幕式结束后,经过前期选拔晋级决赛的35名优秀教师按照抽签顺序进行板书书写与设计展示。
在书写环节,选手需在8分钟内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粉笔板书创作。只见老师们执笔稳健,楷书工整如刻、行书流畅似云,一笔一画间尽显汉字筋骨。有的教师以顿挫有力的横竖勾勒知识框架,有的通过疏密有致的排布突出核心概念,更有巧思者融入简笔插图,将抽象理论化为具象图景。观赛师生不时为“铁画银钩”的笔锋、“疏朗有致”的布局轻声赞叹。

转入设计环节,12分钟倒计时开启,选手们迅速进入创作状态。有的结合理科课程特性,以思维导图串联公式推导,用彩色粉笔标注关键参数,将复杂的逻辑链条化作“视觉地图”;有的立足文科教学需求,通过层级分明的标题架构、形象化的符号标记,将文学理论或历史脉络清晰呈现;更有跨学科教师创新采用“板中板”分层设计,主板块聚焦核心知识点,侧边栏补充拓展案例,既保持视觉清爽,又实现深度延伸。
评委室内,评审专家围坐品鉴,以专业视角从书写规范性(笔画力度与结构匀称度)、设计科学性(逻辑层次与信息密度的平衡性)、艺术表现力(色彩搭配与创意形式的融合度)三大维度切入,对每幅参赛作品展开细致评鉴。他们时而细察板书线条的顿挫张力,时而凝神推敲知识图谱的编排巧思,当见到“板书即教案”的匠心之作,专家们频频颔首,眼角眉梢尽是对教育智慧的赞赏与认同。
本次竞赛不仅是技艺的切磋,更是教育初心的共鸣。观摩席上,青年教师边拍摄边感叹:“原来板书不是‘黑板填空’,而是需要兼顾美学与教学逻辑的系统设计。”资深教师则表示:“年轻教师的创新思维为传统板书注入活力,这种薪火相传正是教育最美的样子。”
作为学校“强师工程”的重要载体,本届竞赛通过“以赛代训、以展促研”,进一步强化了教师“提笔即示范”的教学自觉,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注入强劲动能。正如王力所言:“当数字技术与传统板书相映成趣,当规范书写与艺术设计共生共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教学技能的提升,更是教育温度与智慧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