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26日,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资助项目重庆、云南、贵州、四川、广西五省(自治区、直辖市)跟踪指导工作会议在重庆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五省艺术领域专家学者、项目负责人及财务管理人员,通过项目汇报、专家点评、现场答疑等形式,对项目的执行进度、经费使用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开展专项指导。学校两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应邀参会并进行现场答辩,一是传媒学院院长丁淑月主持的艺术类人才培训项目《藏族谐舞创作人才培训》,二是音乐与舞蹈学院青年教师涂成佳编创的小型剧(节)目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群舞《我记得》,两个项目均获得专家组高度肯定;学校相关财务负责人武小华陪同参会。
在答辩环节,丁淑月对《藏族谐舞创作人才培训》项目进行了全面汇报,她指出项目依托“高校教师+行业专家+民间艺人”的“3 +”模式师资团队,已形成高质量成果。在传播方面,构建“官方平台+社交媒体+权威媒体”的宣传矩阵,不断提升公信力与社会影响力,真正实现从“办班”到“育人”的长期价值产出。丁淑月特别强调在经费使用上将严格遵循国家艺术基金管理办法与学校财务制度,确保经费使用合规、透明、准确。专家组听取汇报后,认为项目架构系统完整、实施路径清晰、育人成效显著,经费使用合理,整体表现突出。
涂成佳老师编创的群舞《我记得》项目,以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群体为创作焦点,巧用"摇椅"作为叙事媒介,通过细腻的舞蹈语言传递人文关怀。汇报中,围绕作品的演出情况及经费使用等进行汇报,展现了作品从构思到实践打磨的完整历程。专家对作品的社会价值与艺术创新性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其选题切中时代痛点,艺术表达兼具感染力与思想性。
此次会议不仅是对我校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执行情况的一次重要检阅,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与交流机会。学校将认真吸纳专家指导意见,在学校财务的监督保障下持续规范经费使用,推动两个项目进一步提质增效,确保项目高质量结项,力争创作出彰显时代精神、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精品力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