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类

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高等教育专委会“高校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理论与方法”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作者:孔令蓉 权珍桢   审核:王正惠 侯小兵 余朝龙   来源: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编辑:张杰  阅读次数: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3日【打印】

审核 王正惠 侯小兵 余朝龙

7月12日,由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高等教育专委会主办、绵阳师范学院承办的“高校十五五时期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理论与方法”研讨会在绵阳师范学院顺利召开。

绵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陈寒、校长李敏、副校长蒋伟出席会议。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原会长、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扈远仁,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会长、四川师范大学原校长汪明义,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靳彤,以及来自四川师范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等省内10余所高校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聚焦“十五五”时期高校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为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陈寒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作为一所师范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校,学校始终秉持“师范为根、应用为魂”办学理念,深度对接区域发展需求,创新产教融合机制。在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建设区域一流应用型大学”目标指引下,学校正推进“三步走”发展战略。他期待与会专家为学校发展把脉支招、贡献智慧。扈远仁、汪明义、靳彤先后致辞,均强调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对高校把握教育强国与教育强省建设机遇、实现内涵式发展意义重大。开幕式由西南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秘书长、四川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蒋平主持。

主旨报告环节,汪明义以“地方本科院校的战略规划与行动”为题,从大学本质切入,提出战略规划需坚持系统性、特色化、创新性原则,强调地方高校要凸显应用学术与教学学术特色,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推动转型发展。李敏作“地方师范学院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探索”主题报告,系统阐释学科专业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介绍学校将实施“优教、强工、兴文、精艺、扶农”发展方略,重点建设五大学科群和八大专业群,提升学科专业二维矩阵效能。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副会长、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黄英杰提出“高校主导、六元贯通”发展模式,指出智能时代高校需重构人与知识、人与世界的关系,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创新人才。该环节由学校教务处处长王涛教授主持。

专题报告环节由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副会长、高等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四川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张烨教授主持。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吴永胜、四川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杨士连、宜宾学院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彭万、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庞超、阿坝师范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主任袁甲、我校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黄正夫、教育学院院长侯小兵等7位专家围绕规划编制、师范教育转型等议题作主题报告。其中,黄正夫介绍了我校“3538”总体部署,侯小兵从人口、技术、制度维度分析了师范教育发展趋势。

圆桌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地方高校发展规划的战略逻辑与实施路径深入交流,该环节由四川轻化工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崔学军主持。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杜学元教授总结时指出,本次研讨会政治站位高、前瞻性强,对高校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上一条: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学子在2025年第四届四川省大学生分析检测实验竞赛中斩获佳绩
下一条:我校学子在第十四届全国高校思政教育师范生教学技能测试与交流展示活动中斩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