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党委书记陈寒深入思政课堂为文学院2024级3、4班和5、6班学生讲授主题为“传承红色基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思政课。
陈寒以绵阳“蜀道咽喉”切入课堂,详细讲述了救国大业、兴国大业、富国大业、强国大业等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从革命先辈播撒火种,到“两弹一星”科技攻关;从抗震救灾生死救援到扶贫干部扎根农村,系统阐释了伟大建党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及脱贫攻坚精神的深刻内涵。随后,陈寒结合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部署,强调教育是强国之基,解读了学校“四型”定位与育人实践,并以我校优秀校友、“四川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莫色小兰扎根凉山十年为例,展现绵师人的责任担当。他强调,广大青年肩负历史使命,要坚定前进信心,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他寄语每一位绵师学子以红色基因为底色,牢记“厚德、博学、笃行、弘毅”的校训,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续写“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篇章。
此次授课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更激发了同学们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思政课上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感受到了校领导的殷切期望与真切关怀,定会不负韶华、努力学习,成长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长期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不断完善校领导抓思政课工作机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重点工作及思政课建设各项任务。校领导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深度参与集体备课、讲课、听课等环节,是学校党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是学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继续推动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思政工作举措,持续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