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至11日,校长李敏带队赴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开展专题调研,加强产教融合沟通交流,落实“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通过走访行业龙头企业、高校、中小学校及校友企业,精准对接人才市场需求,推动学科专业优化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目督办、党委巡察办、机关党委和传媒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等部门学院负责人参加调研活动。
走访行业企业:精准对接需求 深化校企合作
调研组走进惠州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参访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全球PCB行业50强)、TCL华瑞照明科技(惠州)有限公司(智能照明领域领军企业)及中韩(惠州)产业园(国家级国际合作平台),深入了解行业技术革新趋势与企业用人需求。校企双方围绕“订单式”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共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李敏表示,学校将依托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学科优势,动态优化课程体系,“靶向”培养适配产业升级的应用型人才。

调研组还考察了惠州电视台(区域主流媒体)与渝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缆行业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校地、校企协同育人交流,推动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数字媒体技术、材料工程等专业与行业实践深度融合。

校际交流座谈:共探办学经验 强化协同创新
聚焦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调研组与惠州学院(省市共建应用型高校)、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综合型职业院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国际化特色鲜明)等高校开展专题座谈,双方围绕新文科建设、产教融合机制、校际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李敏强调,学校将借鉴珠三角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校企协同育人方面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校-校-企”三方联动模式,不断提升我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调研基础教育:把脉师资需求 拓展就业空间
针对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李敏一行深入粤东基础教育一线,先后走访普宁新世界中英文学校(十二年一贯制优质民办校)、普宁市二实学校(省级示范性初中)、普宁市红领巾实验学校(创新型小学),与校方就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师资核心素养、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等主题展开交流研讨。三所学校明确表示,下一步将加强与我校的交流合作,强化基础教育师资联合培养和教师职业教育,优先录用学校毕业生,共同推动教学研一体化合作。
情系校友发展:凝聚资源力量 共绘发展蓝图
调研期间,李敏专程看望绵阳师范学院校友会广州分会校友代表,参观校友创办企业并开展座谈。在粤校友深情回顾母校培养经历,围绕学校中长期规划、课程设置、双创教育、校友资源共享等积极建言献策。李敏希望广大校友一如既往关注关心母校改革发展,她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做好校友精准化服务工作,积极搭建校友反哺母校、助力学生就业的常态化平台,整合校友资源助推学校发展。
此次调研,以“聚势”开篇、以“协同”破局,增强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的信心,拓展了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学校将持续深化校政企协同机制,立足“育人与需求对接、学科与产业共进”理念,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以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以实效为标尺服务学生成长,为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双向赋能,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