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类

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凝心聚力促提升 履职尽责谱新篇 学校2024年中层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圆满结束

作者:蔡文婷 王雪凝   来源:党委组织部(党校)
编辑:智谦  阅读次数:发布日期:2024年11月08日【打印】

审核

11月2日至6日,学校在厦门大学开展2024年中层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毕剑全程参与并指导培训,来自全校各二级学院、相关职能部门、科研机构的50名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代表参加培训。

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培训首日,开班仪式后,全体学员通过第一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建设教育强国》,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主要精神、改革部署以及教育强国的建设路径,引导学员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切实增强改革意识,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专题授课,聚焦业务提升。在为期四天的培训中,学员们认真学习了《专业建设评价与激励策略的探索与实践》《关于科研思维养成与学位点申报的思考》《产教融合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例分析》《学科建设与教学成果培育》《以高质量学科建设助力高校内涵发展》等内容,系列专题课程分别从专业建设、科研思维、产教融合、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为学员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拓宽了学员们的视野,为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创新思路、改进方法、提升效能奠定了基础。

现场教学,感悟嘉庚精神。培训期间,大家观看了陈嘉庚先生150周年诞辰纪录片:《烽火弦歌》。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美学村、鳌园、厦门大学校史馆和革命史陈列馆,通过实地参观和聆听讲解,学员们一次次被陈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卓越贡献深深打动,深刻感受到了陈嘉庚先生“忠公、诚毅、勤俭、创新”的伟大精神,进一步增强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交流研讨,激发思维碰撞。在分组讨论环节,学员们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围绕推进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与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具体思路与途径、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应如何进一步加快推进产教融合、关于学校未来五年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及综合改革的实操性建议、资源约束下的二级学院内涵式发展与学科特色化建设策略与实践等主题积极发言、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学员们不仅拓宽了视野、启发了思维,更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提升了自身的业务能力。

结业仪式上,学员代表分享了本次培训的学习心得和感悟,毕剑就本次中层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讲话,并为全体参训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参训学员心得:

文学与历史学院院长杨观:本次培训紧紧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关键词,主题突出,设置合理,内容充实。学科建设的核心是科研、根源在教师,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励和支撑教师发展,明晰学科体系建设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和解决路径,做充满等待、陪伴、支撑和信任的教育,为推动学校学科专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力量。

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副院长王宬葓本次培训不仅让我们拓宽了视野,更深化了对教育事业的理解与认识。我们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明确了教育发展方向。我们将加强音乐学科建设顶层设计,落实学院制定的有组织科研实施方案,强化音乐教育、非遗传统音乐传承与管理、器乐演奏三个方向的特色发展,对标音乐硕士点建设要求开拓进取。同时,传播嘉庚教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领师生用实际行动投身到学校发展建设中去。

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丁淑月:通过此次培训,我们共同探讨学校的发展,分享经验,激发创新思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经过学习、讨论,我们感知在新时代教育的大背景下,必须审时度势、积极作为,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破除体质机制的约束,推动学校与绵阳产业的深度融合,激发二级学院的活力,全方位盘活资产,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才能实现二级学院的内涵式发展。

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黄天志:参加本次培训收获颇丰,我深刻认识到,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整合资源、创新机制,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我相信,只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创新考核机制,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高效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道路,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黄正夫:此次培训期间,我们追寻嘉庚足迹,感受家国情怀,聆听名家声音,畅谈学校发展,取得了真经。今后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常葆进取之志,常存敬畏之念,常思大学之责。学校既是一个家,更是一艘船,我们只有同舟共济才能实现申硕更名的绵师梦。

( 审核:李敏 刘虹)

上一条:“理响巴蜀”巡回宣讲走进绵阳师范学院
下一条:学校第二届教职工气排球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