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慧之光·三师教学成长漫谈(人文专场)沙龙活动在高新校区圆满举办。校党委副书记罗娅君,驻校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曾庆亮应邀出席沙龙。来自全校各二级学院以人文学科为主体的教师代表40余人参加活动。
“三师”系教学名师、教学良师、教学新秀简称,是我校教师队伍中具有优秀教学品质和突出专业素养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杰出代表。在学校铸魂强师行动引领下,智慧之光·三师教学成长漫谈系列沙龙活动,旨在发挥“三师”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学校教师与“三师”的交流学习,形成良好“传、帮、带”机制,帮助不同类型教师进一步成长。首场沙龙为人文学科专场,由教师发展中心和文学与历史学院联合举办。
沙龙邀请我校历届人文学科“三师”代表,教学名师文学与历史学院袁津琥、马克思主义学院韩晓娟,教学良师外国语学院苟萍、马克思主义学院郭丽娜,教学新秀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王宬葓作为沙龙嘉宾,分享他们的教学成长经验与智慧,探讨如何在人文学科中实现教学的创新与突破以及教师的个人成长。
沙龙以轻松愉快的午餐会形式,在优美典雅、充满人文气息的文学与历史学院研修室举行。“三师”代表侃侃而谈,就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名师怎样成长、教学成长的关键与教学风格、快速成长与自我成就的途径以及高校教师从业努力方向等话题进行了分享交流,充满真情和睿智。与会教师用心聆听,并积极互动。
曾庆亮感谢受邀参加这种别开生面的活动,希望大家不仅有美好的味觉收获,更有充盈的精神粮食收获。
罗娅君对沙龙活动给予充分肯定,感谢“三师”精彩分享。她表示,教学成长源于热爱、始于坚持、忠于责任、成于创新,希望老师们能从活动中有收获、有成长。
“三师”代表分享核心观点摘录:
袁津琥(第三届校级教学名师):“你希望你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你就应该努力成为什么样的老师。”教学与科研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是支撑一个学校发展的关键,缺一不可。一名好老师应该兼顾科研与教学。上好课是教师责任,可以让教师将普遍知识理解更透彻、运用更精准,有助于科研课题提炼。科研取得的新认识、新知识则可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具吸引力。
韩晓娟(第五届校级教学名师):有学生有热爱是名师成长之根,有自我有特色是名师成长之本,有研究有探索是名师成长之要,有设计有创新是名师成长之路,有引领有带动是名师成长之力。喜欢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满怀对教育的热忱,带领更多学生追光前行。
郭丽娜(第一届校级教学良师):热爱、执着、磨砺是教学成长的关键。“凤头、猪肚、豹尾”的上课方式则是一直追求的教学风格。成为一名好老师没有捷径,唯有因热爱而坚持,始于初心、臻于匠心。青年老师们要心怀梦想、踏实敬业、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苟萍(第四届校级教学良师):传授知识,播撒希望。坚持初心,因为热爱而愿意奉献;坚持课程育人,争当优秀教育者;坚持学习,自我提升;勇挑重担,不怕吃苦,不怕吃亏;坚持参加教学比赛,以赛促教;坚持团队引领,共同进步。唯有不惧挑战,努力奋斗,才能快速成才,自我成就。
王宬葓(第一届校级教学新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基本职能,是高校教师从业努力方向。育人是根本,教学科研是支撑,创作是文化传承与创新途径。要志存高远,不因所处环境放弃对学术志向的追求;融入集体,个人事业融入到学校的发展之中;资料整理,个人职业成果及时归档,以备需要时查取。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文学与历史学院 文:胡红梅 周华 审核:任俊 杨观 孙玉希 编辑:智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