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类

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学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重要讲话


编辑:张杰  阅读次数:发布日期:2024年07月09日【打印】

审核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高度评价了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所取得的显著历史性成就,深入剖析了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我们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动科技工作、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战略指导和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起学校师生的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为把我国建成科技强国这一战略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希文(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深感振奋和鼓舞,为我们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我们将继续发挥好在畜禽健康养殖、中药质量控制、有害生物防治等学科领域的优势,主动对接地方需求,强化有组织科研,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杨敬天(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必须牢牢把握自主创新的方向,打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我深感科技创新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肩负着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的重任,必须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应以此为指导,不断努力,为实现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艳(数理学院):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不断推动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然而,我国在某些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衔接仍不够紧密,成果转化效率有待加强。高校应面向产业需求,与企业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探索深度融合新路径,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助力国家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

姜立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凝聚力量,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科技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以新质生产力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强化创新驱动引领,拉近科研与产业的距离,全面提升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奋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历史伟业。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加强组织,把科研人员的研究兴趣与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发扬科学家精神,勇于担当奉献,为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熊英伟(科学技术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心潮澎湃、倍感振奋。作为绵阳师范学院的一名科技工作者,让我更加坚定了扎根科技城、深耕环保新材料研究领域、走绿色创新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贯彻落实到学校发展实际中,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和地方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的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引导科研反哺教学,优化学校学科设置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助力中国(绵阳)科技城高质量发展。

邹利娟(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给科研人员松绑,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让更多优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创新活力”。在这次重要讲话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和厚爱。我们作为农学基础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者,要围绕国家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在做好本职工作以外,尽可能将自己所学服务于地方,助力乡村振兴;加快生物育种,助力我国粮食安全。

慕军鹏(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以及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强调了科技对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中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指出了当前科技事业面临的挑战和短板,强调了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性。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发力,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

井艳丽(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我欣喜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进步的同时,也明确了自己在实现我国科技强国目标中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将一如既往地深耕科研一线,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为祖国尽早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而不懈努力。

龙欣(传媒学院):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将个人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宏伟事业中,学习和发扬科学家精神,肩负起科技发展重任。在国家创设的良好环境中,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不懈追求卓越,勇攀科技创新高峰,为实现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熊翠玲(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深鼓舞了我。“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让我明白科技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到许多关于鼓励创新、培养人才等方面的政策,这让我看到了国家在科技发展方面的决心和信心。作为当代青年,应该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行列,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党委宣传部 审核:陈强 编辑:张杰)

上一条:青教展风 竞赛夺佳绩 我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在第七届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下一条: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在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举办科普竞赛中荣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