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为破解教师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中的难点堵点,提升项目申报质量与成功率,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洪树教授,开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专题辅导。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敏出席会议并讲话。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
会上,李敏指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衡量高校学科建设水平与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此次邀请行业专家开展辅导,既是学院强化科研赋能的关键举措,也是学校支持教师成长、推动学术创新的具体行动,希望全体教师珍惜学习机会,主动对标申报要求,找准研究方向与突破点。
王洪树教授结合自身多年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的经验,以“数据+案例”的形式展开系统指导。他首先从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西部项目的申报定位差异入手,对比分析2024—2025年各类项目的立项数量、学科分布特征;通过拆解“历史”“创新”“治理”等核心高频词,解读近年项目选题的政策导向与学术热点;围绕申报书撰写技巧,强调选题需紧扣国家战略需求、论证要突出理论创新性与实践可行性,尤其提醒教师“提前谋划、持续打磨”的重要,将申报准备融入日常科研积累,避免临时突击。
互动交流中,王洪树教授还针对教师提出的“青年项目选题如何平衡个人研究兴趣与国家需求”“西部项目申报的区域特色体现路径”等问题,逐一给出具体建议,现场氛围热烈。
参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辅导内容翔实、指导性强,不仅厘清了申报误区,更明确了后续科研努力方向,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项目申报实践中,为学院科研工作发展贡献力量。
下一步,马院将持续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重要科研课题,邀请校内外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打磨,推动学院科研申报工作提质增效。